西元1965年,美國籍瑪喜樂女士來到臺灣彰化縣二林鎮,成為小兒麻痺孩童生命中重要力量與心靈支持,是孩子們面臨身體受傷、心靈無依時的阻尼器,為他們的人生打開新的扉頁。
時光荏冉,喜樂保育院的服務對象從小兒麻痺孩童,到如今的身心障礙與多重障礙者,這份穩固的愛卻未曾改變。
「有一份愛,從天而來,比山高,比海深……」護頸不離身的阿同,唱出比別人還響亮的歌聲;發展不完全的手指頭,熱情地跟著旋律數打著節拍,全身都在頌揚著一份無條件的愛,如何影響阿同的生命。
阿同因先天性的染色體異常,唐氏症併發頸椎受損,五歲時進入喜樂保育院接受照護服務。小小年紀的阿同,歷經父母雙亡的家庭變故,經濟陷入困頓,然而長兄仗著健康狀況不佳,不願外出工作,反而跟無經濟能力的祖母要錢,要不到便毆打祖母。祖母被安置於照護式機構,阿同偶爾會在機構老師的陪伴下前去探望。
祖母也因年紀老邁離世,阿同的兄姊們也散居各地難以聯繫;阿同面臨頸椎手術時,兄姐至醫院簽名後未多作停留便離開。
鬆散的家庭結構、無親情支援作後盾,孤獨的阿同只剩下阿姨的關心、喜樂的關懷,但阿同臉上無憂的笑容未曾間斷,這些難處似乎在九霄雲外,更惹人心疼。
喜樂保育院不捨阿同的家庭變故與獨自面對苦難,除提供完善的生活照顧外,盼能協助阿同安穩度過人生風浪,因此為阿同申請了急難關懷金,資助阿同的手術與生活費用,安穩地度過困頓時期,專心的養好身體而無後顧之憂。
月娘的陰晴圓缺得以推算,旦夕禍福卻無法測透,喜樂保育院以無條件的愛陪伴服務對象面對人生風雨,使我們所愛之人在艱困之時能以昂然闊步,也邀請您一同成為身障朋友的祝福,是在患難中穩固踏實的力量、寒冬中的暖流,當幸福的陪伴者。